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April 9, 2013

乐龄呼声(一)




曼绒属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其中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愈来愈多独居老人。这个特征的形成带出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的社区已出现愈来愈年长群体。这种现象的出现应托现代医药发达的福。此外,也因人的经济开始变好,所以,我们有能力花费购买保健品和定期身体检查,对照顾个人健康颇为注重,继而人的寿命延长是顺其自然的事。由于人的寿命不断增添,家庭人口逐步减缩,再加上人才外流,曼绒似乎变为一座“乐龄城”。面对如此急速的人口架构变迁,教会是否看见一个群体的福音契机,还是仅看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200057日当本堂开始两堂崇拜,即华语与榕语崇拜时,我已经将榕语崇拜视为“乐龄事工”的重要策略。为了让社区乐龄人士能进入教会,甚至能参加榕语崇拜,我们必须进行筑桥工作。因此,过去教会推出几个筑桥策略:第一,组织乐龄团契。一个团契应有组织性和拓展性功能,目的是组织团员(基督徒)开拓福音机会,引领为信主的长者能进入教会。为此,教会于200216日成立了乐龄团契,透过不同聚会性质期待吸引更多社区乐龄人士进入团契;第二,成立G12乐龄小组。配合教会于200217日推动教会小组化目标,乐龄小组亦应运而生。其实,小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牧养和传福音。每位参加崇拜和团契的乐龄弟兄姐妹透过小组进行牧养和关怀,再从小组鼓励乐龄组员带来新朋友加入教会;第三,开设乐龄休闲中心。教会期待透过设立一个乐龄休闲站能吸引社区乐龄朋友能“自动”走进教会。所以,教会于2003420日开设了乐龄休闲中心,内部提供免费电视观赏、免费阅报,以及免费血压和血糖检验等不同服务;第四,主办孝亲敬老晚宴。为了让更多社区乐龄朋友能涌进教会,教会于200458日主办了孝亲敬老晚宴,当中70岁以上受邀乐龄嘉宾达到逾200人,这些对象大约一半是非基督徒。无可否认,晚宴确实吸引了许多非信徒的乐龄朋友,问题是如何有效跟进和继续让他们到教会聚会则是另当别论!

过去的12年,教会的确花费心思策划乐龄事工和各种筑桥工作,可是,似乎看到则是事倍功半的局面。从2000年开始的榕语崇拜人数来看,当时出席人数保守计算为120余人,但是,今天的崇拜人数却降至保守计算为90余人。当然,我们可有不同解释和分析,但事实摆在前面,乐龄事工是必须重整旗鼓的时候!下一期再讨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