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March 29, 2011

与宋尚节博士“相遇”


在卫理公会,或者说在华人教会圈子里若问:“谁会不认识宋尚节博士?”,可能会被人取笑,认为我们没有见识,又或许没有历史常识。然而,3月13日拜访了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坑北的宋博士老家,特别在坑北教堂底层参观其灵柩后,感触良多,笔者从纪念性视角来看待此属灵伟人的伟绩。观后自省,个人深感过去或许多在见证中、布道中,讲道中等追溯此位属灵伟人史迹,却忽略了进行有规模纪念性的具体计划(当然没有否认过去曾以宋尚节名誉举办了无数的研讨会和工作坊活动)——如何让其灵柩所在之处构建一个兼具文化旅游、研究和灵修培训中心之胜地?笔者深信,若海外华人卫理公会,尤其西马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以及新加坡华人年议会联合组成一个类似《宋尚节博士纪念公园》筹委会,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成绩。为何我们需要投入这样的计划?笔者归纳以下三点作为参考理由:

(一)一个人物的理由:让宋尚节灵柩有固定的墓园。宋尚节博士于1944年8月18日安息主怀,安葬地点是在北京香山。过去的六十多年以来,各地不同的信徒皆到此处参观其墓地,借此机会思想和怀念宋博士从神领受的负担、使命,以及如何对中国教会,甚至南洋教会带来极大影响。2009年,由于香山地段政府需要发展,王天声牧师(宋博士的外孙)在该年五月及时将宋博士灵柩、宋师母和大女儿宋天婴的骨灰盒一并搬运会老家坑北,免除被铲平的厄运。经过近两年时间,其灵柩仍安放于坑北教堂的底层。如今,秀屿区和坑北的教牧同工已在教堂临近买了一块四英亩地,准备建造宋尚节培训中心和墓地。然而,他们需要海外华人教会的援助和配搭,我们是否有义务一起完成此历史性的工程?虽然,宋博士安息前曾嘱咐宋师母:“不要为我买好棺材,竖立大墓碑,让人纪念;也不要做衣服,这个臭肉体用土埋葬就算了!……。主的大仆人摩西死后,主把他埋葬,隐藏起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如果你和三个孩子要知道我葬在那里,就用一块小小的石头,写着‘主的小仆人宋某某’好了。”(参:利未整理,《失而复得的日记》,香港:宣道出版社,2006,页428-429)是的,此乃一个谦卑仆人的肺腑之言,但不足以说明后人无需为一个属灵伟人进行一个纪念性的计划。

(二)一个文化的理由:设立宋尚节纪念馆以供后人纪念和研究。现今其灵柩被挖起,无一墓地。所以,此是一个契机,可以重新安顿和规划有关宋博士灵柩的固定墓地的用途。若能透过海外华侨专业基督徒周详规划,深信将来此墓地不仅是纪念性用途,更是研究培训的中心等用途。我们有需要建立一个《宋尚节纪念馆》,成为属灵遗产和文化事业推广的象征。一个人物为鉴,黄乃裳于1901年3月16日开垦诗巫,前后三批带领1,118人抵达诗巫进行垦殖工作。如今,他的付出已被后人纪念,包括基督徒、海外侨领和当地政府的重视,设立《黄乃裳纪念馆》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用途。“为了纪念著名的维新志士、侨领和革命先人黄乃裳先生的光辉事迹,闽清县委、县政府通过发动华侨捐资等渠道,闽清县城关台山建设了一座《黄乃裳纪念馆》……。黄乃裳纪念馆始建于1994年12月。1995年12月纪念馆落成,历时一年余,总投资350万元,其中海外乡亲捐资260多万。1996年10月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随着纪念馆的不断完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融纪念、教育、观光为一体的名胜景点。”(浏阅:http://www.visitfj.com/FJTIS/VisitFJ/Destination/Scenery.aspx?type=1&cityid=1&id=667&MT_ID=1299)从《黄乃裳纪念馆》的事件来看,《宋尚节纪念堂》暨墓地能顺利建造,海外华侨(华人基督徒)扮演颇为重要角色。无论在人力,更是财力方面的支援。若海外华侨能全力支持,深信当地政府将给予有关教堂更多方便进行文化事业的建设。


(三)一个思源的理由:让南洋教会有感恩和参与的机会。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南洋教会在1930年代下旬,上帝透过宋尚节博士挑旺了各地的许多教会,尤其新加坡、马来亚半岛和砂拉越。随即,复兴之火蔓延到各个教会。至今,仍有历史的见证人在追溯有关历历在目的奋兴经历。宋博士曾三趟来到实兆远宣道堂领会,一个典型生命更新的林秀洁姐妹(九十八岁),从不渴慕读经到爱慕读经(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从不爱惜人的灵魂到爱传福音,从不懂祷告成为祷告勇士(目前身居新加坡身体欠佳,前一两年身体健康时,常替病人服侍祷告)。这是一种持之以恒之复兴经历,并持有热忱的心为主燃烧!难怪王永信牧师亲身经历后,每次思念起当时的情形,一种火热的感觉从心里浮起,更忍不住对这时代发出深层的呼求:“主啊!何时?何时我们才能再看见复兴呢?何时才再兴起你大能的仆人来呢?你的教会何时才能奋兴起来呢?广大的人群何时才能享受你救恩之乐呢?”(参阅:王永信,“宋尚节所信的神也能使我们复兴”。《失而复得的日记》,页442)现今是时候重拾宋尚节的精神,是时候思源宋尚节为南洋教会所付出的生命。1940年一月八日,宋尚节在新加坡领了最后一场聚会,九点还为患病的黄碧銮姐妹祷告,十点赶赴码头坐船回中国。1940年12月本打算再去南洋,连护照都办妥了,但其伤口复发,无法再到南洋领会了。一个在病患中仍纪念南洋教会需要的仆人,现今南洋基督徒是否应该也有思源的行动,在宋博士灵柩被挖起后仍未有墓地之际,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些事呢?


笔者非常荣幸,三月13日能随《世界华人浸信代表团》到莆田市秀屿区坑北教堂参观宋尚节灵柩,并参与《宋尚节博士纪念墓园及灵修院之异象座谈会》。会上了解此代表团有意参与策划建造《宋尚节纪念墓园和培训中心》的计划。会后,代表团也讨论如何落实此计划的初步构思。这里,我期待海外的华人卫理教会能配搭一起建造此伟大的工程。所谓“多人好办事”,若大家珍惜此合作契机,深信必在东南亚华人教会历史上掀开新页章。冀望这时代华人教会能与宋尚节“相遇”!

Thursday, March 17, 2011

牧者的话5:乐龄有希望

本周末是乐龄主日(12-13/3/2011),笔者先祝乐龄弟兄姐妹有健康身体、有丰盛生命,也有生命的希望。进入乐龄阶段,众所周知是人生最后阶段,但不是人生的穷途末路。若我们多用一些心思和默想,更花多一点时间付出和服务,深信乐龄的阶段将成为最有力,并最感人的阶段。其实,乐龄人士最大的阻挡不是身体欠佳,而是我们的意识和观念左右和影响——意识告之自己年老无用;观念锁定自己是退休人士,不再过问“江湖上”的事。是的,健康是年长者最基本的本钱(或许金钱不再是我们的困扰)。但若无正确的观念思想和意识形态在驱动年长者,即使有健康身体,我们仍然进行一些颇为自我中心的行动和表现。我赞同,乐龄阶段应该放慢脚步,并过些较悠闲的生活。然而,笔者相信乐龄基督徒拥有专业和经验,更拥有耶稣的生命。因此,在生活上放慢和悠闲之际,我们却可应用过去的经验和专业成为下一代的“顾问”。在没有任何名誉和地位催促之下,自愿挺身而出,与下一代或接班人肩并肩作战。继而,让这一代的人看见乐龄人士等于看见了希望!

在实兆远这块土地,若教会不看重乐龄事工,似乎白白送走“宝贝”。我们需要两方面的配搭:第一,乐龄本身。我们需要更多同龄的弟兄姐妹起来承担此福音使命。没有人比我们更加了解他们,唯有乐龄人士本身最明白自己的需要。倘若他们愿意起来负担此事工,在心理角度来看,笔者深信乐龄人士会做得更好和更深。当愈来愈多同龄的弟兄姐妹愿意到乐龄的家里与他们聊天(这方面年轻人难行,因大家皆认为自己好忙,与年长者谈起天会没完没了的)、为他们代祷等,深信乐龄基督徒会得着许多乐龄亲戚朋友;第二,需要年轻一代的协助。我们需要更多成年人和年轻人投入服务。假如年轻一代能透过他们的学识和专业,开设不同才艺班和教育班,深信会吸引更多乐龄人士走进教会。例如我们可透过学习电脑、乐器、语文、舞蹈、辅导、运动等作为乐龄人士“终身学习”的兴趣课程。故此,早期教会设立《乐龄休闲中心》的目的就是期待成为“终身学习”场所,提供各类学习活动,并成为教会与乐龄人士桥梁,让他们在人士最后阶段能活得积极和灿烂,最重要在此学习过程中能“碰见”耶稣的生命。之后,他们因耶稣的爱而走入社区,服务社区有需要的乐龄人士。笔者认为这样的乐龄的生命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亦是乐龄生命活出希望的印证。

笔者期待,在每年的乐龄主日,甚至是孝亲敬老活动方面,不单是乐龄人士或长辈的一个“纪念日”,更是提供乐龄基督徒重拾信心和使命的一个日子。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乐龄朋友走进教会,认识耶稣成为个人生命的力量和救主。Yes!乐龄是有希望的。

Monday, March 7, 2011

牧者的话4:学习领导(6/3/2011)



2011年2月28日(一),下午在主持了出殡和安葬礼拜后就匆匆忙忙赶往Tanjumg Malim赴期盼已久的《转化领导培训课程》,此课程由黄锦光牧师教导。期盼是因个人坚持相信一个领袖需不断进修才能提升自己的素质,另个期盼原因是此课程可谓大马教会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关《转化领导课程》的训练,特别注重教会牧者和平信徒领袖的培训。故此,倡导者黄牧师解释编导此课程理由:“牧师与领袖都背负着地方教会的成长和充满活力之领导重大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产生争执而影响成果。许多领袖也因而离开他们的服侍单位。 许多属灵领袖对世俗与属灵领导方式配合方面缺乏经验,因而对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现今的教会领导层都过忙于教会服侍而缺乏时间培养领袖们来面对各种挑战。许多教会都欠缺强而有效率的领导阶层。现今教会正需要一个系统化的领导方式来培育和训练各阶层,从牧师,父老,委员到执事都须有这方面的训练。 我们承认有效的事工源于人力资产-善用知识、智慧、技能和机会。现今时代是属于那些懂得利用他们才能的人。 ”由鉴于此,这套课程专门探讨教会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它主要从八方面着手培育今日属灵领袖,所以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八个单元完成,即个人性领导、属灵性领导、异象性领导、组织性领导、关系性领导、策略性领导、转化性领导和毁灭性领导。
笔者参加过第一个“个人性领导”单元,发现此课程为现代牧者和平信徒领袖提供一个知识和实践平衡的思考平台,更加提升今日领袖牧养素质。什么是“个人性领导”?就是一个领袖“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领导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领导责任从自己开始。 那人不能有效地领导他人,除非他/她可以先管理好和领导自己的生命。个人性领导才能是恢复我们内心,重新调整我们的私人生活,纠正我们的性格弱点(行为,态度和习惯), 通过自我理解开发潜能,并加强个人技能,例如管理我们的首要事项,时间和资源。”所以,今日教会必须思考,如何与牧者一起配搭推动教会的复兴。过去教会的牧者皆以“一脚踢”实行教会的工作和任务,许多信徒看在眼里,心存感恩,觉得教会聘请一位的“好牧者”。这样的文化不断被灌输,所以,牧者从讲台到台下的工作一律照做,能讲道,也能探访,更能驾福音车和关教会的门等。若牧者受召驾福音车和关门,未免需要付太昂贵“薪金”吧!然而,今日信徒却觉得牧者如此行,却显出牧者的“谦卑”和殷勤。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家的思想必须提升,懂得以更专业和前瞻性眼光看待今日牧养的工作和挑战。这是一个团队的时代,不应该觉得没有谁就不行;我们是互相配搭,一起建立上帝的家。“一脚踢”的时代应该成为过去,若现今基督徒仍存在这样的心态,教会无法前进,因大家“等”牧者回来处理、关心、行动、付出……。最后,许多人被忽略、被冷漠、被拒绝等。因此,牧师邀请你参加此《转化领导课程》。我们很荣幸,《思源神学中心》成为《转化领导专科学院》的伙伴,黄锦光牧师将于2月29-5月2日在神学中心教授该课程第一单元“个人性领导”,期待你现在就开始报名,因名额有限。




牧者的话3:就是这么简单(27/2/2011)

上周六(19/2/11)青少年崇拜(My Service)庆祝三周年感恩聚会(青少年崇拜开始于2008年2月23日)。虽然没有高调庆祝,却不失感恩意义。感恩性质主抽是一个生命的见证。大会特别安排李万千弟兄(现任青少年团契团长,16岁,就读ACS中学)接受现场专访其走入教会和经历神的见证。此专访独特之处是有一组义务“演员”透过戏剧方式将万千弟兄两个特别经历见证演出,让会众有种身历其境之感。当晚,我们见证了教会在某些事工上默默耕耘必会看见成果!

有两个生命经历预备李万千踏进教会的契机:第一,儿童园地的聚会。教会儿童事工在1998年6月27日成立儿童园地,目的吸引更多未信徒家庭孩子有机会走进教会。此儿童园地能成立,乃是当年在教会成为行政助理的余深庭姐妹愿意顺服并负起领导的责任。这一切给予众多孩子一个机会走进教会。李万千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小学四年级参加了儿童园地,此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捩点——踏入教会的契机。第二,团契的关怀。若有团契组织,却没有关怀的生命,这样的组织是“死”的。李万千在初中一因患上骨痛热症,并危及而在怡保专科医院(Ipoh Specialist)加护病房(ICU)治疗。当时导师叶有祥弟兄凭信心首次驾福音车载一群青少年人到怡保探望万千弟兄(记得,牧师本身也到怡保,但那时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回程时,还走迷了路,最后仍平安抵达家门。然而,这样关怀的行动实在能打动非信徒家庭的心。因为这场的病,万千更投入教会的聚会,属灵生命日益增长。你有什么属灵经历吗?可能你的经历将激励更多人认识到耶稣基督。

由于事奉的人数减少,肯定造成参加儿童园地的人数顺应减少,终于在2007年儿童园地停止聚会了。然而,2011年深信另类的儿童园地将会死灰复燃!在儿童事工的计划中,教会将透过幼儿园设立一个“红豆冰乐园”,将从四月份开始聚会,每周六早上十点进行。开始阶段是邀请幼儿园学生加入,深信将会吸引更多非信徒孩子。当这些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红豆冰乐园”将成为他们与教会的桥梁,在小学求学生涯中仍在此聚会中与教会有联系。故此,我呼吁有负担儿童事工的家长或弟兄姐妹,请即刻向幼儿园园长报名成为“红豆冰”老师。另外,在关怀事工方面,这几年已目睹更成熟的行动。透过小组,加上《曼绒新希望关怀机构》,我们常常有人在“第一时间”出来关心,并积极抢救灵魂。举个例子,刚过的一周,我们有两位姐妹至亲逝世,笔者颇为感动,周一(21/2/11)傍晚和晚上,犹如兵分两路到丧府关怀献爱心,每队成员大约20位左右。此外,还有零散“队伍”出席关怀,形成一股“关怀浪潮”,感谢主!

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当有人愿意出来负起带领聚会的角色,也有人愿意付出“第一时间”出席关怀,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被我们爱主的心而感动。深信,今年第一个“大丰收”就临近了。

牧者的话2:为奉献而赞美!(20/2/2011)

奉献金钱是否是你信仰生活其中最大的挣扎?实行十一奉献更是你欲想逃避?2011年教会强调在属灵事上追求“第一”,肯定的,圣经中要求的十一奉献正是我们所学习的属灵功课。许多基督徒不明白奉献意义,故此,我们常常从肉体的角度来看,忘记从属灵或永恒视角了解奉献之意义。从世俗的角度来了解,我们颇难实行奉献,因它要求给予会有多少盈利可得。然而,在属灵方面实行奉献,是一种无私地献上,更是义务实践诫命的要求,什么“盈利”可得。此外,你也无需成为监督者,监查教会领袖如何使用你的奉献,相信上帝会给教会管家懂得管理和运用此奉献。好像一个纳税人,若你赚取到某个程度,可能你报税会被抽取。至于抽取后的金钱,这些钱就被公共领域机关运作和使用;所抽取的税额不再有什么利息可得,更没有利益可图。你仅能相信国家会善用你的税额施行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话虽如此,在许多实行十一奉献者的生命见证透露,他们在实行此奉献后经历上帝的供应和祝福。当然,这是值得赞美和鼓吹的见证。但须谨记,我们绝对不是为了这些的祝福而实行十一奉献,此与世俗价值毫无分别!有位姐妹向我提及,她为着孩子能在大专教育一场考试中顺利过关而感恩,为此孩子无需重考而节省了一年时间,更节省了好几十千。这位姐妹今年刚真正操练实行十一奉献,你说她是实行十一奉献后得到这样的祝福,还是其他?笔者深觉,若每一次的奉献皆是赞美的奉献,每一次的奉献也是信心的奉献,我相信奉献中会有祝福,奉献后会有神迹的。唯一担心的是,我们只是为了祝福和神迹才奉献!

我们祷告今年十一奉献的目标会达致每月马币25千至30千;明天或后年会达到每月马币50千或更多。若有这样的奉献数额,教会领导层必须有智慧地管理此数额,教会领袖有必要规划好奉献的款项,如何将之投资于永恒的事业。然而,我们仍活在世上,世上一些运作金钱的方式和策略值得思考和使用。主要两项计划待加强,第一,通过此稳定奉献,教会可邀请更多全时间同工加入负责教会行政和事工推动,甚至可增加教牧人员,负起不同年龄牧养工作等。第二,通过此稳入的数额,教会需要预备一个“储备金”,作为教会购置和增建用途。期待如此管理,我们可以在赞美中奉献金钱,并晓得这样的奉献是有价值的。

牧者的话1:新年新期待(13/2/2011)

很快的已送走农历2010年,我们“正式”踏进2011年了。不管你接受或不接受,预备好或未预备,2011年的新挑战和新生活已经冲你而来。如今需要做的就是预备好面对我们的挑战和生活。其实,我一直等待农历新年快点到,亦快速过去。原因很简单,庆祝农历新年是大家期待的焦点。许多华人在迎接阳历新年时,还未预备好心情面对新一年工作的挑战,也未提起劲欲“开工”;似乎在农历新年后,大家才“愿意”起来做工。坦白说,在一年之内,我最期待,亦是最担心的时间就是每年的十二月份和一月份。期待的是,那是我们检讨和进入丰收的时刻,甚是计划和展望另一年的时段;然而,担心的是,这时段则是旅游旺季和“放松”时刻,许多颇欲开展的工作需等待这些“旺季”过后才能实行。无论如何,若此两个月的“休息”让我们信仰和事奉能走得更远和更深,那是值得的!

现在,新年庆祝应算为过去了,是时候收拾心情为主在2011年活着更灿烂,更有感染力的生命。然而,新年正开始,许多自杀令人心酸的新闻不断上演。这些新闻对你有什么启迪?灰心、逃避,还有增添使命?我认为,那是催促基督徒更加把握时机,贴近人心,抢救灵魂。当人的生命愈来愈脆弱时,正是教会大收割的时候。若我们不把握此时此刻,或许良机则被“恶者”抢走!所以新的一年,弟兄姐妹必须有警醒的生命,抓住机会,创造美好将来。2011年,笔者期待教会能在属灵方面为主把握第一、拥有第一和创造第一。是的,你可以为主创造系列第一:第一时间关心人、第一优先权是上帝、第一位站起来见证神的能力、每天的第一个时间亲近神、第一份薪水献给上帝;还有,传福音排第一、生命见证排第一、奉献排第一、全心爱神排第一、爱人如己排第一、爱家排第一等。你若把这些皆排在第一,其实,你领悟到你生命一切是源于神,也归于神。当你愿活出如此“第一”,你不是互相矛盾,而是活出卓越和讨神喜悦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