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August 6, 2010

生命影响生命:纪念林添平弟兄

若你翻阅中国宣教历史,我们体会什么叫做生命影响生命。马礼1807年来到广州,他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船长曾问他:「你想改变这个泱泱大国?」他回答说:「不,是上帝。」另一个李提摩太于1870年抵达中国,1919年死了,他的私人秘书梁啟超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等。还有,戴德生于1853年也来了中国,后来也死了。他的儿孙五代献身中国,他说:「我若有百万英镑,不留下一块不给中国;我若有一百条生命,不会留下一条不給中国。」这些宣教士是为了什么而来?难道是为了金钱吗?是为了得到权力嗎?是为了名誉地位嗎?不,他们总是悄悄,从一个舒适自由民主的地方來,又悄悄的死了。有的是一家大小死在义和团的刀下,有的死在深山野林,有的死在饥寒交迫中-他们到底为了什么?相信是为了回应主耶稣的爱。因耶稣曾是这样的来到世上,也这样的死了!他为了从黑暗之中拯救我们,自己却死在十字架上。因为主耶稣的爱,数不尽的西方宣教士步耶穌的后尘,一个个的來了,來到中国,死在中国。但他们的生命就这样结束吗?不是的,就如约翰所说:“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許多籽粒來。”(約12.24)他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在乎生命是否值得一活,是否能带来影响。

你知道吗?这些人影响了早期东南亚国家,影响了马来亚,也影响了实兆远。早期实兆远的牧者皆从中国而来,无论是林称美、方鲍参、陈真信、李克成、李可桢、施幼守等牧者。几十年开拓垦殖事业和殖堂牧养,培育许多社区领袖的基督徒。翻阅早期实兆远历史,其中令笔者最深感动的,就是出现一群有平衡生命的基督徒,不单有成功的事业,也在教会热心事奉,并且在社区担任诸多领导工作。
· 陈良知:是经营胶园、开设采购公司和福成火胶公司;成为教会执事兼财政;曾任华人青年会长、种植会会长、福建会馆总理、中华公会会长、南华中学董事长、华人接生院创办人及监督、实兆远政府之烟酒局议员、礼伸局议员等。陈氏于1942年逝世,享年52岁。
· 潘高务:经营种胶实业;三一堂财政;三民学校董事长、青年务德会会长、任三条路筹账分会主席等。更令人钦佩的是在三条路策划公路之建筑、化崎岖不平之羊肠为小道。潘氏于1942年逝世,享年48岁。
· 江传灿:英华ACS中国校长;宣道堂执事兼财政,本处传道;华人青年会会长、种植会与福建公会职员等。江氏于1942逝世,享年45岁
· 方肇融:开设树胶厂、米较及才胶店。宣道堂目前圣殿建委、圣歌团指导;中华公会会长(现在的中华公会会所是在其治理时建成的),多间中小学董事长。方氏于1942逝世,享年52岁)
· 丁道敬:经营杂货店生意;地方教会领袖;三民学校董事长,青年务德会会长、南华中学校董等。丁氏于1942逝世,享年45岁。

以上所提的五位弟兄,他们虽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为何?原来他们是当时的侨领,当日本攻进实兆远时,他们成为日军首要通缉犯,最后被日军带走到太平扣留所,一去不复返。在日战停止后,实兆远中华公会于1946年5月29日在国民学校举办了一项令人感动的追悼会,目的是纪念五位侨领在日寇肃清中壮烈牺牲。其实,这是教会在实兆远历史上的骄傲。

同样的,今天林添平弟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生命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家属在追思会中表明林氏永远是他们的骄傲。林添平弟兄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笔者认为就是他活出平衡领导生命。现今许多基督徒生命难以持有平衡的发展。有些人非常爱主,但只是在教会里热心事奉;有些人非常忙碌自己的事业,却不能在教会中事奉;有些人在社团或政党里担任重要工作,却不能在教会里担任什么职位。林添平弟兄,他是小园主,也是鸡场东主;他是莫珍歪卫理公会领袖兼本处传道;他积极参与社区工作,担任许多社团或政党职位,他说马华木威区副主席、马华莫珍歪支会主席、莫珍歪群贤校友会署理主席、曼绒林氏宗亲会总务等。他更是曼绒市议员。这些代表什么呢?笔者深觉林添平是现代“牧师楼”精神的版本,更是基督徒应有的平衡生命。纵然难以接受残酷的事实发生在林添平弟兄的身上,但应接受他在世为主活出“牧师楼”精神的事实。故此,他的离开不是举行一场追悼会,而是追思会,纪念他在世为主做盐做光,为教会和社会带来贡献。所以,如保罗所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到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也如也耶稣所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约12.24)

我相信会有更多像林添平弟兄那种“牧师楼”精神会出现在莫珍歪、实兆远、霹雳和马来西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