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曼绒新希望11月6日出发到邦咯岛参与卫理楼主办的嘉年华会。自曼绒新希望成立以来,这是第二次参与嘉年华会。第一次是2008年九月参与星洲日报在南华国中主办的嘉年华会。通过嘉年华会摆出有关慈善关怀团体摊位是近年来的风气,我认为是好的文化。

祷告复兴史(一):祷告直到复兴

祷告直到复兴

过去的十年,华人教会不仅在海外宣教和社区关怀方面有了重要的醒觉与参与,在祷告运动方面也开始有积极的回应,例如于2010年4月21-24日,华福会(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在马六甲举行第一届华人宣教祈祷大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一刻。另外,2010年4月29-5月1日卫理公会在诗巫举行一个富有意义的联合祷告大会。这些说明,教会深层体会在宣教事业、传福音工作,还是在牧养教会,持之以恒的祷告才是为我们预备一块好土,时机成熟时,必然会有大丰收。问题是,今日教会牧者、领袖和信徒有多少人愿意付代价的祷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会督华勇牧师在第一届华人宣教祈祷大会开幕时表示,历代教会的增长与祷告有息息相关。这是实在的,以中国1909年兴化大复兴为例,若审阅此段复兴史,这是与付上祷告代价有关。宋尚节幼小时曾经历此复兴,他回忆中特别提及:“我九岁时亲自目睹兴化空前未有的大奋兴会,主讲人是我主日学的老师,他的讲题是“橄榄山下客西马尼园的耶稣”,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此外,在兴化卫理公会史中也这样描述复兴的状况(参阅:利未整理:《失而复得的日记—主仆宋尚节日记摘抄》,香港:宣道出版社,2006,页5-6):

“一九○九年四月九日午前十一点,举行纪念基督受难礼拜。林鸿万牧师讲毕,闻者泪下沾襟。下午六点,男女信徒同心禁食祷告者三十余人。晚上七点,林牧师讲经完毕,神学生薛某起立,泪如雨下将贪污二元献出。全堂见此情况,凛然如芒在背,灵火中烧,各言己罪。次日晨祷会,堂钟未响,而座已满。有时几个人同时认罪,如火燎原,如鼎沸腾,不可遏止。祷告时,众口一声;唱诗时,一唱百和。男男女女且悔且认。有设私刑酷打人者,交出铁链一条。某药房公司,有二股东认私售吗啡、害人太甚的罪,并交出十五瓶于台前,值一百八十金。还有交出烟盘、烟杆四副,不义之财二百元。
由于听众越来越多,临时提议,支搭一个可容三、四千人的帐幕。用布三十八匹,男女学生同心日夜赶制。厦门、福州,各华南区都派代表前来。信徒奉献四百六十六元搭幕供代表食宿之用。大会人数多达五千人。许多传道人直认不讳各种不法可耻的事。会众奉献五百八十元为拯救吸毒者,设立兴化基督教戒烟社,轰动全城。这一切都是圣灵工作产生美好之果效。来会者都得了丰富的生命回到自己本地,使奋兴之火继续燃烧。林鸿万牧师对蒲鲁士教士说:“今追念救主受难,有奋兴之希望。”蒲鲁士夫妇领会众为奋兴会禁食祷告。由此可见恒切祷告确实是教会大复兴的前奏。”

宋尚节回忆中说道后来说道:难忘的奋兴会已经闭幕,但燃烧的奋兴之火却愈烧愈烈。仅容五、六百人的小礼拜堂实在不能容纳如此多的听众……。

除了历代教会增长与祷告有密切关系,海外宣教事业与祷告生命也是息息相关。中国内地会的创办人戴德生就是一位杰出的祷告战士。他一生五十年在中国内地服事人民。这其间,太阳还未上升,他就跪在那里为中国人祷告。一直以来,中国内地会(今改名为海外基督使团)仍诺守创办人所立的原则:以祷告靠神去感动人。这样信念对此差会深远影响。一八九九年,差会祷告一百位新宣教士,结果得着。一九三二、三三年,经济不景气,其他的差会在打退堂鼓时,内地会祷告二百位新宣教士,结果又得着了!
若今日教会渴望目睹马来西亚大复兴,我们需要付上祷告代价;若我们欲看见实兆远成为基督徒模范社区,我们也必须需要付上祷告的时间。笔者同意华勇会督所说:“祷告不是方法,也非工具,乃是关系。”是的,唯有与神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许多事情就容易办理。基督徒是透过祷告与神建立关系,神也以祷告鉴定我们生命的内涵。所以,若今日教会不祷告,信徒在家也不付上祷告代价,我们极难在不久的将来目睹马来西亚的大复兴。这里笔者提出两个祷告的态度作为参考,因有正确祷告态度是推动复兴重要的起步:第一,祷告需要有热忱的心:祷告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喃喃自语;祷告是带着诚恳和热忱,以高昂坚持,向神倾诉心意,这样的祷告才有热度和火力;第二,祷告需要有信心:千万勿一边祷告一边怀疑所祈求的事项。其实祷告是将不知数及无法预料的事交在上帝的手中,由他全权作主。我们的责任就是凭信心不断呼求和等候。

今日教会若期待看见国家出现转化,教会经历大复兴,我们希望信徒起来加入祷告大军,在祷告上为主预备福音好土。以下是笔者建议每间教会应提倡的祷告策略:
· 每间教会天天有晨祷会:马可这样记载:“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1.35)若耶稣需要以晨祷开始每日的事奉,今日教会需要在这方面深入思考,期待开始每日晨祷会。
· 每周一次祷告大会:耶稣升天后,而圣灵未降临,初期教会未经历大复兴之前,门徒们做什么?圣经告诉我们他们在聚集祷告:“有一座山,名叫橄榄山,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注:或作“兄弟”)犹大。这些人同著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若要求信徒每天参加晨祷会,可能富有挑战和困难。但透过聚集每周一次火热祷告,挑旺信徒的热心和信心,他们与教会持有同样的异象和使命,带着顺服的心为主燃烧。
· 操练随时随地的祷告:保罗说:“不住的祷告。”(撒前5.17)除了在教会或在家里祷告,我们鼓励信徒随时随地操练祷告。你可以在家里、在学校、在职场、在菜市场、在驾车、在运动时等“不住的祷告”。

我们仅有一个信念,就是不住的祷告,持之以恒的祷告,凭信心的祷告,直到看见马来西亚复兴,全世界归于耶稣基督。

思源报:11月份主编的话

传好信息给穷苦人

这个时代是越来越进步,更是愈来愈富裕,但是否代表穷人就越来越少呢?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透露,全球饥饿状况正在加剧严重,2009年全球饥饿人口达10亿2千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星洲日报,18/3/10)。不久前,泗岩沫国会议员林立迎透露作为一个首都的吉隆坡,竟沦落为赤贫城市之一(星洲日报,6/8/10)。另外,在2009年12月18日,政府转型计划于双威会议中心开展时,首相署不知拿督伊德里斯贾拉说,在贫穷收入收入水平线下共有大约44,000户赤贫家庭。根据第九大马计划中期检讨,贫穷家庭的定义是:在半岛每月赚取720令吉以下者,在沙巴和砂拉越每月收入分别在960令吉和380令吉以下者。有人这样描述,人民中最穷的10%只拥有经济总收入的1.7%,最富裕的10%却掌控总收入的38.4%。
这个时代的人追求什么?在1990年代开始,新加坡社会酝酿一种“怕输”(Kiasu)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上,人们开始追求“5C”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身份。所谓“5C”就是Cash(金钱)、Credit Card(信用卡)、Condominium(公寓)、Car(汽车)及Club(俱乐部会员卡)。但2010年新加坡国庆之际,该国务资政吴作栋认为,年轻人应该拥有比原有5C还要伟大的理想,并制造多一个新的5C新梦想。所谓新的5C就是Career(好事业)、Comfort(过得舒适)、Children(被很多孩子包围)、Considerate(体贴他人)及Charitable(慈善工作)。可见吴作栋资政觉悟到,有了事业、家庭和舒适生活,必须加上体贴他人和施予援手,施行慈善工作。无可否认,这时代的人已经不羞耻地赚取,却忽略了四周围的需要。因此,体贴他人和慈善关怀工作是我们这一代需要重拾的使命。耶稣在少年时期,已经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以天父的事为念”(路2.49)。当他开始出来传道时,他了解自己人生的使命是“传福音给贫穷的人”,接着,他被差遣去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受压制的得自由”(路4.18),这是系列让贫穷人得福音之后的福分。问题是,耶稣传福音给贫穷人的策略是什么?从福音书来看,我们了解耶稣用了一个实践的策略,即医治方法。无论是瘫痪者、瞎眼者、麻疯病人、手枯干的人、瘸腿病人、被鬼附的人等。这代表什么?耶稣先解决他们肉体需要之后,让他们经历神的大能和上帝的爱,这样他们对福音不再抗拒。
这时代的教会有些仍在挣扎,到底先给人面包,抑或先给人福音?其实耶稣已树立一个典范,以务实关怀行动赢得人们的心。耶稣曾以“绵羊和山羊”作为比喻一个人如何承受那创世以来所预备的国。耶稣选择绵羊,只因“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太25.34-36)由鉴于此,相信耶稣期待我们以实际的方法作为传福音的策略,而且从人的肉体需要上着手。今日教会必须开始重新思考旧有的福音策略—-关怀慈善,然而需要“旧曲新唱”,以符合时代变迁的需求。笔者以甘文阁卫理公会宣道堂作为一个参考模式(其中部分关怀工作),我们称之为“寻找穷人”计划,其工作策略如下:

1.提供援助金:透过设立机制性组织《曼绒新希望关怀机构》之“贫穷救济部”逐步寻找曼绒社区有需要的赤贫家庭。主要援助形式是以金钱扶助和颁发救济品等。

2.医疗服务:透过《乐龄休闲中心》协助社区有需要者,虽然它不是完全为了穷人,但却为了方便社区的人得着基本简易的医疗服务,如检验血压和血糖等。不久将来,我们也期待希望透过《卫理诊疗所》能更扎实为社区提供服务,如癌症病人、物理治疗等服务。

3.分发爱心餐:2010年12月开始将透过《曼绒新希望关怀机构》之“贫穷救济部”设立一个“吗那 Kitchen”分发爱心餐给社区孤苦伶仃和赤贫人士。我们参考模式是来自怡保桂和园卫理公会一群有爱心的义工和医生。他们在怡保“咸鱼街”设立社区中心,专门招待穷困的流浪汉和拾荒者。每星期两次提供免费的“爱心餐”、医生义诊、修剪头发、赠送二手衣服,也开放让他们使用浴室洗澡(星洲日报大霹雳,01/08/10)。

4.个人行动:鼓励信徒私下实行任何有关关怀穷人的计划行动。我们得到的感动是来自美国的关惠群,她二十四年如一日,每天两次为无家可归者送饭。每天清晨2时起床,天不亮就为加州Humboldt四五百名无家可归者打点当天的食物,并且送无家小孩小朋友上学。她的善举感动了几乎所有美国人,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向关惠群等13爱心人士办法了2010年度的总统“公民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的平民奖章之一(南洋商报,07/0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