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福州人都知道“牧师楼”是甘文阁的俗称,这也证明当时牧师楼和教会是社区朋友重要社交中心。有关“牧师楼”研究,可参阅拙作:《“牧师楼”与社区领导:实兆远华人卫理公会社区全力变迁到个案研究(1903-1940)》,新加坡:三一神学院,2009。今年宣道堂正积极筹备增建博物馆工程。因此,期待透过制作一个别致的广告布条,能起回响作用。
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31, 2010
莫珍歪孝亲晚会
Saturday, May 29, 2010
介绍新营地:Refreshing Spring Resort
Refreshing Spring Resort是位于Tanjung Malim临近,地址: PT4049, Gumut Tambahan, Mukim Sungai Gumut, Ulu Selangor.它由一对爱主夫妇所创立。他们本来是经营电子循环生意,但因顺服上帝的带领,走出信心到一步,开始从事完全陌生的休闲度假业。然而,他告诉我,为了顺服神,他愿意过信心生活。本来在偶尔机会下买来三英亩土地,后来越买越多,目前总共有三十多英亩。此次,将山脚之地规划为休闲度假之处。目前已建成的是一个小礼堂(最顶处可瞭望云顶高原)、可容纳百余人到不同形式的独立式住宿、一个餐厅等。另外,正在建筑中的有一座容纳400人到礼堂,还有容纳300人的Dormitory。它的长处是提供安静休闲环境,住宿处可整日聆听瀑布水声;它还有一个温泉、一个祷告谷(Prayer Valley)等。值得一去。你可联络:Grace Ang(0192401308)
Wednesday, May 26, 2010
SYB June: 勿让史料流失
马来西亚先贤敦李孝式长子拿督李剑桥代表李氏家族将共有144个纸箱、多达18万页篇章的珍贵私人书信文件于2010年5月5日把有关文件移交给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收藏和保管。在捐献档案之后,李氏仍大方感谢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以及其图书馆管理层愿意扛起保存敦李孝式历史文件的责任。试问,在大马难道没有乐意扛其此保存之责任吗?然而,李剑桥此举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为何不是收藏在大马,相反的是新加坡?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主席王赓武教授积极争取;二是李剑桥本身年事渐高,需要寻找一个可信靠的单位收藏此文献。当然,在保存史料动机上,陈氏有其积极想法,他表示:“作为敦李的后裔,他有责任保存父亲一生历程与功绩的史料,并加以收藏。”(参阅:6/5/2010,星洲日报)但是,可惜之处则是大马诸多机构却不能让此批珍贵文献有“藏身之处”。一个肯定的事实,透过此移交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文献,将有助于有兴趣研究大马独立史之士,并成为学者和文史工作者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主席王赓武教授则表示,此史料能够让后人对马来西亚宪法的由来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还原许多已被扭曲的事实真相。可是,对于大马历史研究学者或文史工作者而言,若有兴趣对此段历史研究的话,则需要到新加坡走一趟了。
对于笔者而言,拥有第一手资料文献不是凸现某个单位拥有权威性的问题。相反的,我们拥有此珍贵档案单位,如何让有关文献能透过鉴史和史释,让更多流失的史实能重见天日。更重要的,让遭到扭曲历史能被还原。此乃有关档案馆和历史学者或文史工作者必须慎重考量的。华研前主任文平强表达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他说:“敦李孝式家族移交18万页史料给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做得很对,因为新加坡有能力、有人才和专业可以保存这些史料。”(9/5/2010,星洲日报)话虽如此,但本来我国可保存的史料,就如此流落异乡,实在惋惜!无论如何,此次文献流落异乡也引起政府的关注,这是积极开始。我国首相署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对参与建国的华人领袖史料大量流落异乡大为感慨。他决定向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建议,由政府资助全面收集、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史料。(8/5/2010,星洲日报)若此事成真,何妨不是一件美事。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目睹一间更专业和可靠的档案馆产生,并抢救更多一代又一代流失的史料。
回顾过去数百年大马教会历史的发展,从荷兰1641年占领马六甲而引进新教宣教活动,一直到19世纪才目睹宣教活动积极发展(最早开始应属圣公会于1805年在槟城的宣教),而在二十世纪更是宣教活动高峰期。如此悠久的宣教历史,教会在史料保存和档案管理到底做了什么?至今我们有多少第一手文献资料存放在基督教的档案馆呢?很可惜的,大马教会至今还没有一间有能力、有人才和有专业的档案存放处?为何?基本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大马悠久教会历史的原典史料可谓是存放在欧美国家,使到我们不关注本身历史研究的使命;二是教会长期缺乏关心文献保存任务,教会建筑物有许多不同用途空间,唯一缺少文献室。许多时候,史料堆叠如山时,我们却想尽办法将之毁灭。过去所流失的史料无法追究或追讨,无论是流落异乡的原典,抑或在本身手上所摧毁的文献。如今我们只能做到是培育教会和基督徒有个历史意识,勿再这一代把珍贵的史料当作垃圾丢掉!或许有人说,个人能力有限,自己没有兴趣长期保存这些珍贵资料。那么,笔者建议你将它捐献予某个有能力保管的单位,让史料不流失。在此,笔者首要呼吁各宗派或各教会领袖和牧者开始带头,妥当保管你的讲章、会议记录、相片等。在适当时候将它捐献出来,或者立下遗嘱,必须将个人的珍贵史料捐献予某个团体。笔者曾向某个已安息的牧者家属要求捐出牧师过去所收藏的文献,却不得要领,我心中纳闷。让我们一起尽一份力量,不要重蹈覆辙,将珍贵史料从我们手中白白流失。
对于笔者而言,拥有第一手资料文献不是凸现某个单位拥有权威性的问题。相反的,我们拥有此珍贵档案单位,如何让有关文献能透过鉴史和史释,让更多流失的史实能重见天日。更重要的,让遭到扭曲历史能被还原。此乃有关档案馆和历史学者或文史工作者必须慎重考量的。华研前主任文平强表达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他说:“敦李孝式家族移交18万页史料给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做得很对,因为新加坡有能力、有人才和专业可以保存这些史料。”(9/5/2010,星洲日报)话虽如此,但本来我国可保存的史料,就如此流落异乡,实在惋惜!无论如何,此次文献流落异乡也引起政府的关注,这是积极开始。我国首相署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对参与建国的华人领袖史料大量流落异乡大为感慨。他决定向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建议,由政府资助全面收集、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史料。(8/5/2010,星洲日报)若此事成真,何妨不是一件美事。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目睹一间更专业和可靠的档案馆产生,并抢救更多一代又一代流失的史料。
回顾过去数百年大马教会历史的发展,从荷兰1641年占领马六甲而引进新教宣教活动,一直到19世纪才目睹宣教活动积极发展(最早开始应属圣公会于1805年在槟城的宣教),而在二十世纪更是宣教活动高峰期。如此悠久的宣教历史,教会在史料保存和档案管理到底做了什么?至今我们有多少第一手文献资料存放在基督教的档案馆呢?很可惜的,大马教会至今还没有一间有能力、有人才和有专业的档案存放处?为何?基本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大马悠久教会历史的原典史料可谓是存放在欧美国家,使到我们不关注本身历史研究的使命;二是教会长期缺乏关心文献保存任务,教会建筑物有许多不同用途空间,唯一缺少文献室。许多时候,史料堆叠如山时,我们却想尽办法将之毁灭。过去所流失的史料无法追究或追讨,无论是流落异乡的原典,抑或在本身手上所摧毁的文献。如今我们只能做到是培育教会和基督徒有个历史意识,勿再这一代把珍贵的史料当作垃圾丢掉!或许有人说,个人能力有限,自己没有兴趣长期保存这些珍贵资料。那么,笔者建议你将它捐献予某个有能力保管的单位,让史料不流失。在此,笔者首要呼吁各宗派或各教会领袖和牧者开始带头,妥当保管你的讲章、会议记录、相片等。在适当时候将它捐献出来,或者立下遗嘱,必须将个人的珍贵史料捐献予某个团体。笔者曾向某个已安息的牧者家属要求捐出牧师过去所收藏的文献,却不得要领,我心中纳闷。让我们一起尽一份力量,不要重蹈覆辙,将珍贵史料从我们手中白白流失。
Monday, May 17, 2010
黄家源等人拜访博物馆
Monday, May 10, 2010
顶峰门徒导师训练会
由西马华人年议会推动,并透过北部教区、近打教区和曼绒教区联合主办的《顶峰门徒课程》导师训练会于2010年5月7-8日在近打教区怡保堂顺利完成。这项课程是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友事工部属下门徒训练中心所编辑,总共有五个课程,内容有关扎根永恒、敬拜永生神、爱主教会、更新我心和服事永生君王。此课程到特色是本乎圣经、怀抱卫理公会意识,以及理论应用兼具。
此次导师训练会三区报名人数相当踊跃,总共有五十余人,当中包括教牧同工和教会领袖。负责导师训练是来自砂拉越年议会的黄家源牧师、卢臻长牧师和余家振牧师。黄牧师主要介绍《顶峰门徒课程》,协助参加者取得较整全概念,此外,还讨论有关招生、宣传、教学与结业等筹备工作。至于卢牧师则带领概览《顶峰门徒课程》I及II到内容,帮助参加者掌握课文重点。最后,余牧师是推介《顶峰门徒课程》教学法,并讲授顶峰门徒I及II到课文,促进学员懂得如何备课。
经过两天一夜的训练,相信参加者皆对《顶峰门徒课程》有基本认识,并了解如何推动和教授此课程。
援助萧泽全
Monday, May 3, 2010
难得一遇
难得一聚的《教牧学校》
记得在1990年代,在前任卫理公会会督Dr. Dennis Dutton曾主催了总议会的教牧学校(Pastor School)。但是2010年4月27-30日在诗巫举行的总议会《教牧学校》可谓有史以来最多一次的教牧人员参加,大约共有450人出席,来自不同年议会,包括三一年议会(TRAC)、华人年议会(CAC)、淡米尔年议会(TAC)、沙捞越华人年议会(SCAC)、伊班年议会(SIAC)和沙巴临时年议会(SPAC)。4月27日晚上是开幕暨圣餐崇拜,讲员是华勇会督。华会督在教牧学校有两堂专题,谈及"The Discipline & Character of the Methodist Pastor"。这次大会主题讲员是来自新加坡的东南亚大主教Dr. John Chew(周贤正大主教),他的讲题是:"The Pastoral Identity"。此外,马来西亚神学院院长郭汉成博士也分享一堂:"Reform Theology - A Critique" ,以及马大讲师 Dr. Patrricia Martinez也分享有关回教化课题:"The Challenge of Islamization in Malaysian Today"。
Subscribe to:
Posts (Atom)